> 文章列表 > “日夜随东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日夜随东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日夜随东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日夜随东流”出自宋代彭龟年的《上帅漕闵雨十首》。

“日夜随东流”全诗

《上帅漕闵雨十首》

宋代 彭龟年

白粲十万艘,日夜随东流。

常平贯虽朽,还作苏民不。

《上帅漕闵雨十首》彭龟年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上帅漕闵雨十首》是宋代彭龟年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以雨水的形象来描绘漕运的壮丽景象,展现出作者对于水运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深切关注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白粲十万艘,日夜随东流。

常平贯虽朽,还作苏民不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漕运繁忙的景象。诗人以\"白粲十万艘\"形容水运的盛况,无论白天黑夜,无数船只不断地随着东流行驶。即使是已经残破不堪的常平关(漕运重要关口),依然履行着运输物资、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责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雨水与漕运的景象相结合,展现了漕运繁忙的壮丽场面。\"白粲十万艘\"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量船只在水面上穿梭的景象,给人以繁忙、庞大的感觉。\"日夜随东流\"表达了漕运的持续运转,无论白昼还是黑夜,船只都在不停地前行。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水运的繁荣,也体现了漕运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。

诗词的最后两句\"常平贯虽朽,还作苏民不\"含义深远。常平关作为漕运的重要关口,虽然已经残破不堪,但仍然坚守在岗位上,履行着保障民生的职责,不辜负对民众的期望。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职责的理解和对于民生的关切。

整首诗词通过对漕运景象的描绘,生动地展现了水运的繁荣和对民生的贡献。同时,借助常平关的形象,强调了官员应当以民为本,履行职责,为人民谋福祉的责任和担当。这首诗词既是对漕运的赞美,也是对官员的期望,有着浓厚的时代氛围和社会意义。